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,中国人重要的祭祖节日。也许在不少人心底,会认为这是一个让人害怕的“鬼节”,而深入探究,其实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节日!
中元节祭祖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时祭。汉儒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四祭》云:“古者岁四祭。四祭者,因四时之所生孰,而祭其先祖父母也。故春曰祠,夏曰礿,秋曰尝,冬曰蒸。”
起初,“秋尝”的日期并不确定,后来逐渐固定在农历七月十五前后,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,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,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,道家以农历一、七、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、中元、下元。上元是天官赐福日,中元为地官赦罪日,下元为水官解厄日。因为地官会在中元时普度亡灵,所以这一天人们要祭祖、上坟、点荷灯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。
在佛教,则将中元节称为盂兰盆节。“盂兰盆”是梵语,译为“解倒悬”,即把倒挂受苦的罪人给解开,令其得到自在。
盂兰盆节源自佛陀弟子目犍连救母的故事。据《佛说盂兰盆经》记载,目犍连的母亲生前因为造作恶业,死后坠入饿鬼道,目犍连运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,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。
目犍连便向佛陀求助。佛陀告诉他,必须集合僧众的力量,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,供养十方僧人,以此般功德,其母方能济度。目犍连依教奉行,其母终得解脱。
佛教传入中国后,自梁武帝起,即遵《佛说盂兰盆经》的教诲,每逢七月十五,便在寺庙设盂兰盆斋供养僧众,自此以后,蔚成风气,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,兴盂兰盆法会,以报答父母、祖先恩德。
在历史的演变中,儒家的“秋尝”、道家的中元节、佛家的盂兰盆节逐渐三流合一,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中国人丰富的节俗活动。
在我的故乡,把中元节称为“七月半”,但家乡人过节的日期并不统一,有的是过七月十三,有的是过七月十四。家乡人过“七月半”,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烧包。
所谓烧包,即是烧纸钱,先用白纸把纸钱封成许多包,再在白纸上写上先灵的名讳,过节这天,把纸包放在户外空地堆成垛烧给祖先。
在故乡,临近“七月半”的前几日,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封包、写包。封包比较简单,而写包有固定的行文格式,需略通文墨者才能为之。
我年少时喜欢书法,每到写包的时候,父亲便把这个重任交给我。由于诸多原因,我们没有自己的家谱,父亲有一个小笔记本,他把自己知晓的先祖名讳记在上面,我要写包时他便把笔记本交给我,我便按照上面的名单一个一个的写。
每年“七月半”,写包的任务都由我“承包”。年少时少不更事,有时会对父亲埋怨,因为笔记本上先灵的名字很多,而每位先灵都要按亲疏关系封数量不等的包,所以先灵名讳要重复着写,有时要花两天时间才能把包写完,这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。看着哥哥姐姐们在一旁袖手旁观,自己却坐在桌前吭哧吭哧的写,心里有时就不乐意。
成人以后,慢慢体会到,多亏年少时写包的这段经历,让我对家族一百多年来自高祖以下的亲属脉络有了一个清晰了解。而写包时,父亲会对我讲述家史,因此我能对祖辈艰难创家立业的历史铭记于心。
父亲过世后,我开始发心编修家谱,而父亲当年留下的这个笔记本成为重要史料。有时想起来,如果没有“七月半”写包的习俗,如果没有父亲的笔记本,其实我将成为无根之人。
正是因为年少时把先灵的名讳一笔一画写了无数遍,潜移默化,烙印于心,我在成年后,看到不少的同龄人都不清楚祖辈的名讳和家史,才体会到,原来“七月半”写包是父亲给我最好的家庭教育。
我离开家乡多年,在异地成家立业。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,每逢“七月半”,忙碌的人们只是在路边烧些散钱给先灵,能像寄邮件一样,封上包并郑重其事写清领受钱纸的亡灵名讳的,真是少之又少。
后来随着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深入,也逐渐体会到,烧纸钱只是祭奠先灵的一种方式,《孝经》云:“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”,一个人通过自己修养德行,立身行道,光宗耀祖,才是对先灵最好的祭祀供养。
家乡人在七月半除了会烧包给祖先外,还会烧些散钱给孤魂野鬼。而所谓的“孤魂野鬼”,其实就是那些无后人祭祀的亡灵,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讳,没有后人会专门为他们封包、写包、烧包,他们只能待在“被人遗忘的角落”。
俗话说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,曾经看过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,很感慨这部以墨西哥亡灵节为题材的影片中已故先灵们的心情,他们多么渴望阳世的家人能记得他们!不管去世多久,只要家人能记得他们,他们就能永远活在家人的心里。只有当他们被人彻底遗忘,那才是真正的死亡。
在新加坡,当地华人经常用“好兄弟”来称呼那些阴间来的朋友,而不是直接称他们为“鬼”。那些“好兄弟”也曾经与我们一样,在阳间度过他们的一生,然后比我们早一些日子离开人世,移民到另一个我们不熟悉的空间维度去。
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,当地华人传统节日除了新年,就数中元节最热闹隆重。每逢中元,各处华人居民点还会搭歌台庆祝,政府官员和名流也会参与。与一般的歌台庆典不同的是:中元节歌台的第一排是空着的,因为今天的VIP观众是来自阴间的“好兄弟”。人们相信,在这一天,用这种特殊的方式,能够将人间的温暖传递给这些“好兄弟”。
在故乡,中元节除了对先灵的祭祀,还有对大自然的祭供。我有一个朋友是侗族,在他们侗乡,每当有小孩降生,家里人就会以小孩的名义在村寨的水渠两边搭一座简易的木桥,方便行人过路,以此方式为孩子积德修福。
所以在侗乡到处都是桥,一座桥其实就代表着一颗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心。每到“七月半”,家人就会拿着香烛去祭桥,为孩子祈祷祝福。
在侗乡,遇到古树或奇特的山石,乡民也会在“七月半”这天去祭供一番,以表对大自然中无形存在、无处不在的神灵的敬畏与感恩。
中元节,不同地域、不同族群有着不同的祭祀习俗,但是这些习俗背后所表达的却是同一个主题,那就是把对祖先的爱扩展到对一切众生的爱,把对家人的爱扩展到对一切有情无情的爱,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。
这种让世界充满爱的节日,就是中国人的中元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