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(二)

原帖地址

https://www.jiuchisu.com/fenxiang/49193/

人是可以教得好的,就看我们怎么样去教,是否重视教育。

有一个人叫焦通,不孝敬父母,结果他的堂兄弟告发他,请官府治他的罪。梁大人没有马上治他的罪,因为“不教而杀谓之虐”,还没有教育他、告诉他做人的本分和道理,他犯了错误就处罚他,这就变成苛虐了。梁大人把他带到孔子庙,恰巧在孔子庙当中有一幅图画讲的是“伯俞泣杖”的故事。梁彦光给焦通讲,有一次伯俞的母亲打他,伯俞痛哭。他的母亲感觉到很奇怪,他从小到大犯了错误,母亲处罚他,他从来都没有哭过,这一次不仅哭了,而且还痛哭流涕。母亲就问他:“你从来都不哭,为什么我今天打你,你这样地伤心流泪?”伯俞回答得很感人,他说:“以前母亲打我的时候,我都能够感觉到痛,但是今天母亲打我的时候,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,说明母亲年纪大了,身体愈来愈弱。不知道自己还能孝养父母多长时间,一想到这,我就很难过,所以才痛哭。”

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(二)

梁大人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。焦通听后,开始忏悔反省,最后痛改前非,成为当地的善人。所以,地方官尽忠职守的一个表现就是要爱民。爱护百姓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教化人民,使这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受到圣贤教育,这可以影响好几代人。

听课的人有父母、校长、企业家,这些人接受了圣贤教诲,自己的人生得以改变。一个校长的背后有多少老师,一个老师的背后有多少学生,一个学生的背后有多少个家庭?这些学生以后长大成人,还要生儿育女,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也会成为校长、老师,看似一个人转变,实际上影响了不计其数的人。所以,在这个世界上,最值得人尊敬的职业、最有意义的职业之一就是老师,教化人民,让人们明白伦理道德的道理。

当然,教人首先要正己。“教”,《说文解字》中解释为“上所施,下所效也”。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之一,就是孔夫子。孔子既没有钱,也没有权,但是他的三千弟子、七十二个贤人跟着他不离不弃。无论他走到哪里,弟子们就追随到哪里。因为孔子所讲的每一句话,他自己首先做到了、落实了,令弟子们特别佩服他,特别愿意跟随他学习。所以,教人首先要教己,正己才能化人。言教的力量是有限的,身教才能真正改变他人。

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(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