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植福德?

原帖地址

http://m.jiey.org/jdgm/2020/0227/6316.html

何谓修福?

修福,是指持五戒、行十善以及修学六度四摄、四无量心等大乘法门而获得福报。

身不杀、不盗、不淫,是身修福;口不妄言,不绮语,不两舌,不恶口,是口修福;心及不贪、不嗔、不痴,是心修福。

六度万行,即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自觉觉他,利已利人,更是修福。其他如礼佛念佛、诵经拜忏、佈施财物、供养三宝、在佛门执役服劳,清洁佛殿、修理僧房、拔草浇花、扫地洗地等,无一不是修福、积福。福由修行得来,因名修福。

何谓种福?

种福就是把幸福的种子,播种在福田中。幸福的种子是什麽?福田又是甚麽?幸福种子就是「佈施」,福田就是佛、法、僧「三宝」。我们将佈施的福德种子,种在三宝福田中,生生世世,必定福报随身。因为佈施是众善之门,六度之首,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福报,皆从佈施中来。所以佛在大般若经中告诉我们:「菩萨摩诃萨,欲证无上菩提,一切行中,应先行佈施。」

佈施的种类很多,细说如下:

财佈施:以自己的财物与众人分享。

法佈施:用知识技能教导他人,或演讲佛法,教化众生。

无畏施:见义勇为,保障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。

慈心佈施:仁慈博爱,给予众生的快乐。

悲心佈施:悲愍同情,拔除众生的苦恼。

捨心佈施:随喜赞助,慈善公益,是喜心佈施;不分贵贱,平等饶益一切众生。

好眼佈施:用友善亲切的眼睛看人,用敬爱的态度,注视父母师长。

容颜佈施:态度恳切,微笑对人。

言辞佈施:讚歎三宝,歌颂父母,善言教化众生,鼓励他人向上,劝导他人学佛。

身行佈施:在佛门尽点义务,或对父母师长执役服务,或无条件帮助别人。

心意佈施:见人困苦,心生怜悯;见人佈施,心生欢喜;见人学佛,讚歎随喜;见父母师长,恭敬尊重。

床座佈施:敬老尊贤,舟车让坐,居家让床。

房舍佈施:建造佛寺,供佛安僧,或以私人房舍,供给父母师长居住。

其他:修理佛寺、佛塔、佛经、佛像、在佛前燃灯、烧香、献花、以花果树木供佛、清理佛殿、整理僧房、在佛门种花拔草、清除杂物、吸尘扫地、煮斋供众、讲经、弘法等都是佈施。

总之,在佛教团体或公众场所,尽一切义务都是佈施。只要我们发心,随时随地,都可以用自己的心力,体力,智力,财力,物力实行佈施。我们将佈施的福德种子,播种在福田中,再灌以慈悲水,就会开幸福的花,结幸福的果,就是种福。

甚麽是福田?

在梵网经中,佛说福田有八种:一佛,二圣人,三得戒和尚,四阿闍梨,五僧人,六父,七母,八病人。但归纳而言,不出三种。佛、圣人、僧众,是功德福田,又名敬田。戒和尚、阿闍梨、以及父母是报恩福田,又名恩田。病人、残障人士,以及贫苦群众,是贫穷福田,又名悲田。我们用尊重恭敬的心,佈施供养佛、僧、及一切圣人,是在功德福田种福。用孝顺报恩的心,佈施供养父母师长,是在报恩福田种福。用悲悯同情的心,佈施病人,救济贫苦大众,协助残障人士,是在贫穷福田种福。无论是在敬田、恩田、或悲田种福,都应该用慈悲心,喜捨心,平等心,尊敬心而行佈施。

如何惜福?

惜福,是珍惜自己由修行与佈施所得的福。既要小心保护,不可随便浪费已拥有的福报,还要不断播种,继续努力,以免福尽还堕。俗语所谓:「有福不可享尽」。

事实上,保管钱财最安全的地方是福田。因为世间财富,因为水、火、盗佟〖易印⒁约罢我蛩氐木壒剩S时可以令亿万富翁,一夜之间变成穷汉。有智慧的人,若能将世间不坚牢的财物来种福,不管是种在功德福田、报恩福田或贫穷福田,都比存银行更安全,而且利率更高。所以,我们除了修福、种福、惜福之外,还要修慧。因为有智慧,才懂得哂媒疱X来修福、种福,更懂得惜福。

福慧双修的重要性

学佛的人,既然要修福,同时也要修慧,所谓:「福慧双修」,然后可以成就圆满无缺,正觉、幸福、快乐的人生。否则,有福德没有智慧;或有智慧而没有福德,都是人生的缺陷。因为,一个只拥有福气而没有智慧的人,虽然享受如意,生活富裕,但也会令人生活腐败,人格低落,不懂得如何处世做人,更不懂得怎样去利已利人;只知有我,不知有人,为了我的满足与享受,贪名贪利,贪财贪色,甚至阴险奸诈,或恃势凌人,何止「生无益于世,死无利于后」;而且生时要受法律裁判,死后要堕恶道受苦,永劫沦沉。反之,只拥有智慧而没有福气的人,虽然明白人生的意义,是贡献不是佔有,是互利不是独利;可是生活穷困,衣食不足,无以利己,何以利人?结果,虽然希望当仁不让,济世益群,可是每因心有馀而力不足,徒自苦恼。因此,佛教我们福慧双修,以提升自己;以福利群众,甚至觉悟成佛。

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,佛教:「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,行于佈施。」应无所住是修慧,行于佈施是修福。修福,用外财佈施,不及用内财佈施;用内财佈施,不及用法佈施;用法佈施,又不及无相佈施。所以说:「菩萨不住相佈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修慧,追求世人妄想非真的智慧,不及修学出世圣人的真空智慧;获得出世圣人见诸法空相的智慧,又不及诸佛亲证实相理的无上智慧。我们若能多闻佛法,凭借文字般若的启示,成就闻慧;进而思维修习观照般若,「应无所住」以修慧,「而生其心」以修福。修福故能严淨佛土,成就众生,修慧故能断尽无明,亲证法身;如是福慧双修,福慧具足,即可成等正觉,圆成佛道。所以福慧双修,正是圆成佛道的主要条件,对学佛修行的人,非常重要。

虽然,我们初发心学佛,未能做到如金刚经所说:「应无所作,而生其心。」但我们一定要福慧双修。不但要修福,种福,惜福,勤俭节约以自求多福;还要亲近善知识,多闻佛法,多思维佛法,多修学佛法,以开发智慧,使自己在充满幸福与智慧的生活中,自利兼他,造福社会,以发挥人性的美德,以建造人间的乐土,以续佛慧命于永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