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喜捨

慈悲喜捨

「慈悲喜捨,名四無量心」。修這四種心,修上品十善、四無量心,果報是天人。欲沒有斷,是欲界天,欲要是伏住,不起作用了,禪定功夫伏住了,他生四禪天、四空天,他的去處二十八層天。慈悲喜捨是自性的性德,一切眾生本來具足,它不是外面來的。可是迷失了自性之後,這四種心不見了、變質了,變成什麼?自私自利。自私自利,他不愛別人,他可以愛他的家族,愛他的父母、兄弟、妻子、兒女。這個在佛法裡面講,也可以說慈悲,慈悲的範圍太小了,叫「愛緣慈悲」。這是他親愛的,他對他有慈悲,他不愛的沒有,表現就是自私自利、就是貪吝。讀聖賢書明白這個道理,要知道愛人,心量拓開了。對待一切眾生像《弟子規》上所說的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,他能夠愛社會大眾、能愛國家、能愛一切人,這叫「眾生緣慈悲」。凡夫沒有覺悟的境界,受過良好的教育可以達到這個境界。

大乘菩薩就不一樣,大乘菩薩有「法緣慈悲」。因為接受佛的教學,心量又向外拓開了,這個四無量心擴大了。到明心見性、大徹大悟,無量就現前,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明心見性的人有,這是佛果上的慈悲心,成佛了。成佛才真正知道,整個宇宙,在佛法裡講法界,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。你自性裡面的慈悲喜捨才完全開放,四無量心的光芒遍照法界。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他就有了,就做到了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那是我們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捨,法身菩薩。換句話說,你心量愈大,在菩薩等級上愈高,心量愈小愈低。低到什麼?低到你入不了他的境界,你學佛永遠在門外,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。我們現在全在門外,沒入門,為什麼?須陀洹才入門,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入了門,入門就叫做聖人,就不是凡夫。為什麼?一入門,三種不退第一種他就有了,位不退,他決定不會再墮落成凡夫。修學過程當中也有進進退退,但是他能保持住他的底限,他不會墮落到凡夫。小乘初果、大乘初信是底限,能夠證得這個地位,多半都是向上升的,很少往下墜落的。為什麼?佛照顧你,大菩薩會照顧你,大菩薩照顧小菩薩。《金剛經》上說,護念諸菩薩,那就是如來囑咐大菩薩要護念小菩薩,他要墮落的時候要去幫他一把,所以實際上墮落的就少。墮落的不是沒有,有,情執很深的,佛菩薩幫不上忙,他不覺悟;迷戀在五欲六塵、迷戀在名利之中,這個很難度。

我們看底下,「慈無量心,能與樂之心也」,幫助眾生得樂。今天諸位細細看,齊素萍居士有這個四無量心,她看到她居住的地方,東天目山、慶雲這些地方,人民生活很清苦,她布施,照顧都很周到,幫助他們得樂。諸佛如來、大乘佛法確實給予一切眾生究竟樂。悲拔苦,要拔究竟苦。究竟苦是什麼?生老病死、六道輪迴,這是究竟苦。所以佛一生的教學是慈悲喜捨,把宇宙人生真相給我們講清楚、講明白,我們覺悟了,不再迷戀、不再貪著,我們從煩惱裡頭出來了。這六個根本煩惱是六道的因,這個東西丟掉了,你就超越六道。要曉得這個東西決定不是好東西,不能要。

為什麼佛不要?佛生活能享受一點、過好一點不行嗎?為什麼天天沿門托缽?為什麼樹下一宿?這是徹底表演給我們看,你想過得舒服一點,就貪心增長,貪瞋痴慢疑增長,不是減輕。佛給我們表演的這種生活,是讓我們貪瞋痴慢疑降下去之後不會再浮起來,做得真夠徹底。近代,印光大師為我們做了榜樣,老人一生不收出家徒弟,為什麼?怕對不起人。你收了他,他將來沒有成就,墮三途了,你要負責任,你害了他。所以他不敢收。收了一定成就他,至少要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。他真去了,他沒有白出家,你真對得起他;如果你這個徒弟沒有往生的話,對不起他。不敢收。一生沒有建道場,在寺院裡面住,他是清眾。也討一份工作,在普陀山他是管理藏經樓,這個職務就幹了三十年。對他有好處,他心定,天天讀經,成就了道業。這是我們末法最好的典型。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(第三0九集) 2012/4/26 淨空法師主講